English

好剧本:众里寻它千百度

1998-07-30 来源:光明日报 李春利 我有话说

影视作品每年需求逾万部集,然而作为一剧之本的好剧本却少得可怜,尽管买方市场一再开出高价,好剧本还是越来越少……

在每年数百部的电影和逾万集的电视剧作品中,让人齐声喝彩的寥寥无几,可庸俗、伪劣的产品却比比皆是,以至于在强大的买方市场面前,作为精神产品的优秀剧本还难以形成相应的卖方市场。也正因为如此,好剧本的身价一直是扶摇直上,不断打破常规。

好剧本是一棵摇钱树

早在4年前,中国亚洲电视艺术中心就以每集1.5万元的高价悬赏征集好剧本,结果莫言的作品一举中第。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也突破了每集3000元到4000元的常规价格,公布了对优秀剧本的征集标准:9集以上的15万元,3集至8集的10万元,3集以下的6万元。在电影方面,代表政府最高标准的“夏衍电影文学奖”也报出了高额奖金的数码。近日又爆出新闻,一个名叫“华之杰”的影视传播公司以民间企业的身份和长影的《电影文学》杂志社共同发起了“华之杰影视剧本库”的征集活动,开出了每个获奖电影剧本得10万元奖金的高价。

如果说一个好剧本被拍成影视剧对于作家来讲是名利双收的事情,那么对于制片商来讲就是种下了一棵摇钱树。《甲方乙方》曾在北京电影市场创下了1000多万票房的记录,让运作影片的紫禁城影视公司扬眉吐气,而像《宰相刘罗锅》、《东边日出西边雨》、《儿女情长》等颇受欢迎的电视连续剧更是创下了令人惊讶的市场效应。很多制片人面对这样的好戏大发感慨,他们说:这样水平的剧本你付十倍于市场的酬金都值。因为能让观众情牵心动的戏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是有形的,可它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却是无形的、永久的资产。

好剧本为什么还是太少

作家苏叔阳日前谈起剧本的话题时十分感慨,他说,重视剧本的问题通常只停留在某些艺术工作者的嘴头上,事实上剧本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艺术工作者真正的理解。他提到不久前参加的一个讨论会,在会上,一个青年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应该改变以剧本带动创作的观点,他认为,现在已经到了演员、导演和观众一起进行“戏剧游戏”的年代,所以剧本不再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了。这个观点让苏叔阳大为震惊,他颇为感伤地发问:是我的思想落后了?还是年轻人的思想太前卫了?长春作家徐子衡也对剧本和市场的关系表达出了自己的忧虑,他说,现在出现了一个怪圈,不是先问剧本到底行不行,能否拥有观众,而是先问你有没有钱?带着钱来的本子没说的,一个字“上”。所以通常不是艺术家的思维在控制艺术而是金钱在摆弄艺术。这也是造成劣质产品多的一个原因。作为专门登载优秀电影剧本的《电影文学》杂志社的主编,吕文玉谈起来更是滔滔不绝:现在很多电影厂都取消了文学部,把目光转向社会,这有积极的一面,也有消极的一面,积极的一面是选择剧本的视野宽广了,消极的一面是孕育和培养专业作者的队伍没有了。从短期看,取消文学部可以缓解机构的臃肿,可从长远看,文学部被取消还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。

好剧本哪里寻

广州“华之杰”影视公司的负责人张莘莘女士谈到为什么发起“华之杰影视剧本库”的征集活动时说:现在许多有实力的企业,尤其是非电影、电视行业,都非常想参与影视制片业。因为做得好这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,不亚于作成一笔大生意。可遗憾的是,许多这样的企业苦于找不到好剧本。可有组织的“剧本拍卖会”通常又难以让企业提前了解情况。这就造成了剧本有价无市,而有实力的企业却拎着钱袋到处找本子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想到了公开向社会招标征集剧本的办法,并且设立了300万元的基金。钱并不算多,但可能会形成一个有效的渠道。

那么,在剧本征集的重赏之下是不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?参与“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”评选的有关人士说:从参评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。一是文字水平太差,许多剧本错别字连篇;二是大多数业余作者缺乏专业知识,不懂得剧本特殊的表达方式;第三就是作者对生活不熟悉,比如写功夫片,明清两代全部都是大刀、长矛,事实上我国在明代就有了火枪。

由此看来,剧本征集只是一个渠道,而普及电影、电视专业知识,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,才是根本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